- · 《当代家庭教育》刊物宗[05/28]
- · 《当代家庭教育》征稿要[05/28]
- · 《当代家庭教育》投稿方[05/28]
- · 《当代家庭教育》收稿方[05/28]
谢宇:当代中国家庭更追求个人自由,但仍以孩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编者按: 2020年6月29日,受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邀请,美国科学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当代中国中心主任谢宇教授通过在线分享的形式,介绍了他与同事们
编者按:
2020年6月29日,受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邀请,美国科学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当代中国中心主任谢宇教授通过在线分享的形式,介绍了他与同事们对于当代中国的家庭变迁的研究。
他指出,中国正在经历第二次的人口变迁,与西方相似,中国的家庭已经出现了满足个人需要的趋势,更加追求个人自由,比如结婚年轻推迟、婚前同居增加。与此同时,当代中国家庭也有其独特的特征,那就是子女中心主义仍然存在,这导致中国婚外生育率和已婚不育率很低,离婚率的增加有限。
以下为分享全文。本文由张露尹、周扬、於嘉、聂雨琪等整理。
讲者 / 谢 宇
2
中国家庭生育意愿变低,为什么?
接下来要讲到中国的生育率, 中国的生育率一直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 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中国政府实行了一胎制的严格计生政策。当然这个政策对低生育率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是唯一的作用。 我们用了 CGSS 和 CFPS 数据,可以看到 生育意愿的变化 :当问到在理想情况下,不考虑政策限制,中国民众希望生几个孩子。可以看到, 一般是不超过两个孩子的 ,就是说现在即使政府把计划生育马上取消,大家普遍也不愿意生超过两个孩子。想生两个,实际上做不到生两个,为什么?因为有很多人想生,但可能因为生理原因生不成,或者是结不成婚,或者是其他的原因生不了。
这条线就是从单身到结婚的一个累积的比例,随着不同的出生世代而提高。就是说,过去所有的人,实际上到了30岁、35岁左右都结婚了。但是今天我们不能这样看了,比如说30岁还有很多人没有结婚,现在的人实际上已经开始晚婚了,而且这些人还没有到40岁、50岁,我们还不知道他们以后会不会结婚。还有一点我想强调的是,从这两个线可以看出, 中国解放后已经做到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家庭文化所强调的:人人结婚,普遍婚姻。 这在西方社会来看的话,人人结婚实际上是一个很了不起很不寻常的现象。中国因为解放了,经济发展比较好了,大家又普遍推崇家庭文化,所以基本实现了人人婚姻的一个状态。 但这种状态以后不一定会一直继续下去。 我们用历史数据看不同出生年代的初婚年龄中位数,比如说1920年出生的到1985年出生的,这条曲线总趋势是增加的, 降低的时候是因为在1981年婚姻法修订以前,中国推崇的是晚稀少,结婚需要单位出证明,后来婚姻法修改,不需要单位出证明了,婚姻的年龄又下降了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可以看到初婚的年龄是迅速上升的,而且这个趋势可能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不同教育程度城镇男性进入婚姻的Kaplan-Meier 生存曲线
房价越贵,结婚就会越晚,为什么? 因为你需要攒钱买房,所以房价高了,结婚年龄往往会增加。 为什么房价会影响到婚姻呢?因为在 过去 人人都普遍结婚的时候,实际上 大家没有自己的房子,很多都是父母的房子 ,也就是说,在过去的房子都是 结婚以后才有的 ,大家结婚的时候普遍没有自己的房子。 而现在的人越来越多地是在结婚之前就要拥有房子 ,这也是一种社会变迁。房子以前几乎不是一个结婚的先决条件,而现在拥有自己的房子变成一个先决条件。
我们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得出的一个很重要的发现:以前的结婚不依赖自己有房,而现在的婚姻以拥有房子为条件。2010-2016年期间进入婚姻的夫妻,80%都是先有房再结婚。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压力会很大,特别是男生压力很大。
我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助理教授穆峥做过一个研究。在以前,当妇女的教育比较低的时候,他们的丈夫相对来讲社会地位要比妻子高一些,这种现象叫 向上婚姻 , 向上婚姻在很长一段时期是通过教育不平等—— 即男性教育超过女性—— 来实现的。 因为平均来讲男性教育超过女性,女性要找一个比她条件好的男性的话,在同龄人当中就很容易找得到。我前面讲过,有一个很重大的社会变迁,就是 男女的教育趋向平等,而且一定程度上女性的教育超过了男性,这就使向上婚姻很难实现 。 因为同龄人当中男性和女性的教育是一样的,都差不多, 你怎么能体现出男性的地位更高呢?我 们就提出,有一个可能是,女性在结婚的时候,她的配偶年龄要比她大,因为年龄也是一个社会地位的象征, 你的工作时间长,就会有一些积累,工资、社会地位也可能更高。虽然学历一样,但男性的年龄大一些,就更可能满足女性向上婚姻的一种偏好。
文章来源:《当代家庭教育》 网址: http://www.ddjtjyzzs.cn/zonghexinwen/2020/0715/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