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代家庭教育》刊物宗[05/28]
- · 《当代家庭教育》征稿要[05/28]
- · 《当代家庭教育》投稿方[05/28]
- · 《当代家庭教育》收稿方[05/28]
教出懂事好孩子的五个“要不得”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想通过各种好处让孩子静下来,让孩子看起来乖巧聪明。没有原则、没有对错的给予奖励或惩罚孩子,都是极其错误的教育方法。 有一个故事令人深思:一天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想通过各种好处让孩子静下来,让孩子看起来乖巧聪明。没有原则、没有对错的给予奖励或惩罚孩子,都是极其错误的教育方法。
有一个故事令人深思:一天,一个渔夫看到船边有一条蛇,口中正衔着一只青蛙,觉得它很可怜,便动了恻隐之心,把青蛙从蛇的口中救了出来。但随后,又开始为那条蛇将要挨饿而感到难过。
因为没有什么吃的东西,他便拿出一瓶酒,往蛇的口中滴了几滴。蛇喝了酒后高兴地游走了,青蛙也为重获新生而高兴,渔夫则为自己的善举而感到快乐。渔夫认为,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可是,仅仅过了几分钟,渔夫就听到有东西在叩击自己的船板,他低头一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看见那条蛇又回来了,而且嘴里咬着两只青蛙,它在等待渔夫给予酒的奖赏!
渔夫的本意是希望蛇不要再去捕捉青蛙,他由于怜悯而给了它几滴酒,这是奖励而不是惩罚,最终事与愿违。
家庭教育专家孙景祥老师说:“家长奖励什么行为,孩子就会得到更多这样的行为”。所以,这则寓言告诉家长的是:别去奖励那些错误的行为。家长们在对待孩子的时候,是不是也经常犯这种问题?
试想一下,平时我们有没有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塞给孩子几块糖果或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以换来片刻安静?幼儿园里哭闹的孩子会不会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
父母对孩子毫无底线的溺爱,最终都是对自己的惩罚。还记得那个杀人犯临死前,咬掉母亲乳头的故事吗?那个对孩子有求必应,甚至在儿子第一次偷东西时大加称赞的母亲,最终在一路护短溺爱中,把儿子送上了断头台。
临终前,儿子想像小时候那样,再躺在母亲怀里吃一次奶。母亲竟然同意了。当母亲解开胸襟时,儿子却狠狠地把母亲的乳头咬下来。这个古老的故事,以惩戒母体的寓意,拷问最失败的一种教育:子宫教育。
那个早已走出母体子宫的孩子,在出生后相当长的岁月里,还被父母像个婴儿一样保护起来,呵护在类似于子宫的温暖舒适的温室里。后来,逐渐衰老的父母,没有体温和能量,再给孩子提供舒适之居,被溺爱喂养多年的孩子,要么榨干父母的最后一滴血肉,要不在风雨飘摇中堕落灭亡。
山东郯城30岁儿子酒后向60岁母亲要钱,遭到拒绝后,拿起菜刀将母亲砍成九级伤残。溺爱儿子多年的母亲,被抢救过来后,还在向法官求情,让放过儿子。浙江36岁儿子向58岁清洁工母亲要钱,给了7000元嫌太少,再次索要被拒后,将母亲砍死抛尸水塘。
更令人心痛的是,这位母亲是个寡妇,对儿子宠爱有加,拼尽所有给他娶亲生子。这些触目惊心的极端个案,都在讲述着同一个真相:孩子对父母的态度,是父母允许的。所有的骄纵蛮横,都有着长久的有求必应。想让你的孩子当个堂堂正正的人吗?把长大的他,从子宫和臂弯里撵出去
如何教育好孩子?如何教出聪明上进的听话的好孩子?这是所有家长的终身课题。当代家庭教育十年深入研究亲子问题,针对0-18岁孩子的成长规律,独立研发“五位一体”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对教育子女问题做出了系统回答。今天,当代家庭教育告诉家长,教出懂事好孩子的五个“要不得”。
1.“上纲上线”要不得。
当我们给幼小的孩子讲解事理时,如果空洞地说:“你应该怎么样”、“你要如何做”之类,这些简单的说教方式孩子是难以明白的。家长应该采取适时教育的原则,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孩子明理生智。举例说,如果要一个2岁的孩子懂礼貌,家长会使用不同的方法--“
上纲上线”型会说:“你要懂礼貌,否则没有人喜欢你”;而“情境教育”型则会针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具体情境,告诉他该怎么做,然后说明“这就叫懂礼貌”。
2.“穷追不舍”要不得。
如果因为担心孩子不懂或难以接受自己的教育观点,就抓住孩子不放反复讲解,大有非要孩子表态或接受不可之势,那么这种教育方式就显得强人所难,缺少人文关怀了。从某种角度说,打破砂锅问到底不一定是好事,循循善诱也得有节有度,教育并不是为了一时半刻就收到效果,而是看是否能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演变成为自身的优点。
3.“拔苗助长”要不得。
孩子的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受到其心智发展的限制,有些事情和道理孩子若一时难以明白,就不要强求,孩子的成长是身心水平的协同发展,家长只能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上不断提升孩子的认知,循序渐进,如果跳开必要的发展过程,去追求所谓的“跳跃性发展”,就很可能导致孩子的承受能力失调,过犹不及。
文章来源:《当代家庭教育》 网址: http://www.ddjtjyzzs.cn/zonghexinwen/2020/1030/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