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最好的家庭教育,爸爸不缺席,妈妈不焦虑,给

来源:当代家庭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17 05:4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最好的家庭教育,爸爸不缺席,妈妈不焦虑,才能给孩子提供充足的养分,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但在现实生活中,通常爸爸都是在忙于事业和工作,几乎很少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

最好的家庭教育,爸爸不缺席,妈妈不焦虑,才能给孩子提供充足的养分,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但在现实生活中,通常爸爸都是在忙于事业和工作,几乎很少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甚至以自己工作忙为原由,来推脱教育孩子的责任,这时候,爸爸几乎成了家庭中的隐形人,而妈妈不得不承担起这一份责任,最后就会慢慢地把感情和注意力从丈夫身上抽离出来,寄托在孩子身上。

有很多妈妈,不仅有工作,还得承担家务以及教育孩子,以上种种都硬生生把妈妈逼上焦虑的局面。所以很多数家庭的现状都是:“总是缺席的爸爸、容易焦虑的妈妈以及不听话的孩子”。

爸爸的缺席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呢?

爸爸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奇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他不仅是一个陪伴者的角色,还是建立孩子安全感,塑造孩子性格的领路人。

爸爸的缺席,让孩子难以拥有完整的人格,容易导致孩子性格、情感方面的缺陷,更容易出现焦虑、孤独、自尊心低下、自制力弱,甚至攻击性强、喜欢较劲、叛逆等性格和行为问题。?其实以上孩子的行为都可以称为“缺乏父爱综合征”。

妈妈的焦虑对孩子有何影响?

由于爸爸的缺席,它导致的后果是逼出一位焦虑暴躁的妈妈,父母的错误,往往到最后都是由孩子买单。

当妈妈一天24小时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而且都是围绕孩子和家庭,遇到事情没有人商量只能自己做,承担得太多,没有人分担,那么长久下去被压得喘不过气,焦虑和怨气没有一个出口,所以只好靠打骂孩子来泄气。

父母完整的爱,才能给孩子提供充足的养分

只有父母的参与是完整的,孩子才能在家庭中找到清晰的定位,以健全的方式朝社会化发展,更好地成为自己。

1、不要忽视夫妻间的亲密关系

无论爸爸妈妈多忙,也要给对方一些单独的时间和空间,如看场电影、吃顿大餐、甚至出去旅游等。

?让孩子知道爸爸最爱的人是妈妈,妈妈最爱的人是爸爸,爸爸妈妈一起来爱你。当妈妈感受到爸爸的爱,也就会慢慢地放下焦虑,用更加温柔和坚定的爱去鼓舞孩子。

2、尊重彼此的育儿理念和方式

有时候,因为自身角色使然,爸爸妈妈的教育理念会有所不同,妈妈会对育儿更加关注,大量地学习育儿知识,有时会当着孩子的面批评及纠正丈夫的错误方式,而爸爸也会有挫败感,久了就会打击到爸爸的积极性,变得不再理会。

3、妈妈要适当释放自己

妈妈们的价值感不仅来源于丈夫和孩子,还应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放弃自我的学习和成长,当自己越来越优秀,夫妻关系越来越和谐,孩子的成长自然也会更加快乐。

妈妈不能每天只围着灶台、孩子转,久而久之家庭关系很容易失去平衡,接着就是各种矛盾、怨气、争吵接踵而来。试问,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有幸福可言吗?

4、爸爸要重视家庭

不管爸爸的工作再忙再累,也要留给妻子和孩子一定的时间,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比如和孩子一起玩玩具、一起春游、一起散步、谈心、睡前讲故事等等,让孩子感受到爸爸的爱和温暖。

一个完整、和谐稳定的家庭,需要父母双方的经营,父母合力,一起教会孩子什么是爱,如何去爱,给孩子提供充足的养分、稳定而健康的土壤,让孩子在这土壤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文章来源:《当代家庭教育》 网址: http://www.ddjtjyzzs.cn/zonghexinwen/2021/0317/857.html



上一篇:当父母理清家庭教育中的“道法术器”,培养孩
下一篇:解我青少年教育:青少年厌学,家庭教育岂能置

当代家庭教育投稿 | 当代家庭教育编辑部| 当代家庭教育论文发表 | 当代家庭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家庭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