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代家庭教育》刊物宗[05/28]
- · 《当代家庭教育》征稿要[05/28]
- · 《当代家庭教育》投稿方[05/28]
- · 《当代家庭教育》收稿方[05/28]
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怎么做,我们来吸取和运用一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作者:Seven哥哥Eleven弟弟 | 原创 01 “成功人士”做了什么 随着看的书本的增多,我发现一些“成功人士”(从能出版书籍这个维度来说,至少是取得了些成就的,可以划入成功人士一列
作者:Seven哥哥Eleven弟弟 | 原创
01 “成功人士”做了什么
随着看的书本的增多,我发现一些“成功人士”(从能出版书籍这个维度来说,至少是取得了些成就的,可以划入成功人士一列),一些看起来似乎已经取得初步成功的人都具备一个能力,就是能够把其他人成体系的方法和内容,用自己的理解重新诠释,有些是用更浅显直白的语言替代,有些是用自己更熟悉的东西将这些内容物化或拟态化。
简单地说,就是把他人的优秀的经验经过加工,内化且包装成适合自己的一套理论,并将之付诸实践,不断地加以强化,之后将经过实践的内容反馈到这套理论当中,使得自身的理论体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微调,再反哺实践,如此循环往复。
长此以往,不断更新迭代和进化。
举两个例子,一个是一位日本作家平井孝志写的《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的,他从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的“系统动力学”理论中,实践、总结、提炼和内化形成自己的深度思考法,并运用模型来真正解决工作生活乃至企业经验的问题。另一个是最近看的娜里跑的《用一年时间重生:如何从0到1开启个人事业》,娜里跑现在的阶段应该是将所学的各种理论用于探索个人实践,虽然没有前者那么成熟,但也有值得学习之处。
02 家庭教育是否有必要形成体系
上面描述的这些内容,回顾的过程中也让我想起了之前写的,问自己是否有必要构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育体系的内容
(传送门:家长们打造属于自己的育儿知识框架/体系,是否有必要?
什么是顶层设计,家庭教育中需要把顶层设计加入进来吗??)
曾经模糊地觉得自己不应该按部就班,到什么年龄就跟随大众的脚步做什么,而应该多走一步,以终为始来思考该怎么做家庭教育。虽然之前将“以终为始”的理念更多地用于工作而极少指导生活,但在家庭教育这一板块上投入精力后,发现,好的方法不应拘泥于一隅,而应发扬光大,通盘推广。
之前的两篇文章中,我个人的理解和思考也比较浅显,描述了我们可以参考咨询公司的思考框架,来帮助自己分析家庭教育想要达到的目的和方法,也要简单说了一下就从上到下去做顶层设计。
我的“工具箱”里的趁手的“工具”还是太少了,搭建一个体系它需要很多的方法和理论指导,并且要推导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上一小节谈到的两位,他们都是在吸收了大量的知识经验并且付诸之后,才能总结出一套符合自己的操作办法,进而搭建出值得推广的体系和模型,在这点上,我还需要继续努力。
不过,阅读的过程当中,我也得到了指引,这算不算跨界的收获?
03 看一看别人怎么做
这次,想说说李一诺和她的一土教育。搜集了解了相关信息之后,我还是有些我挺佩服李一诺的,虽然她最初的想法是想解决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但是在盘点过后,她和先生竟然将自己的事业心投入到了基础教育上,这块可以说是非常难啃的骨头上。在中国做教育,尤其是从基础教育做起,并没有那么简单,但是,他们坚持下来了,而且到现在即将要有初中年级了,真的很棒。
虽然网络上对一土教育毁誉参半,有说这个学校虽然有高学历以及海外留学背景的优秀人才来教授低龄儿课程,但是他们和公立教育相比还不够规范,教师职业素养和能力不一;也有看到有人说李一诺过于高调,为了卖自己的社群产品,太商业化了。 教育哪有不花钱的,我们能看到她个人的活跃,但极少看到她大量曝光自己的学校,或许可以理解他们的一面的活跃是为了向另一面输血?(抱歉,对于这一点,我看不到具体数据和更多信息,此观点仅为推测)
回到正题,看看一土的理念和做法:
1)关于构建有序的教育体系,这需要我们系统地来考虑。?首先是创新的学校,创新的学校可以培养内心充盈的人。内心充盈就是我们希望自己最终能活成什么样子。其次是一个创新的体系。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学校、和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学校不仅仅是单独提供服务的场所,它也跟我们的社会息息相联。如何能够在更大的范围里构建一个有序的体系?我们需要一个能够积聚社会资源,创造改变的社区,同时,也需要一个公益的平台,助力教育公平。
文章来源:《当代家庭教育》 网址: http://www.ddjtjyzzs.cn/zonghexinwen/2021/0413/1019.html
当代家庭教育投稿 | 当代家庭教育编辑部| 当代家庭教育论文发表 | 当代家庭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家庭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