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代家庭教育》刊物宗[05/28]
- · 《当代家庭教育》征稿要[05/28]
- · 《当代家庭教育》投稿方[05/28]
- · 《当代家庭教育》收稿方[05/28]
2021中国(济南)家庭教育高峰论坛昨天启幕 全国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论坛现场 济南报业全媒体记者梁大磊 摄 家校社同频共振,新样态涵育未来。17日,2021中国(济南)家庭教育高峰论坛拉开帷幕,国内家庭教育知名专家、学者,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局局
论坛现场 济南报业全媒体记者梁大磊 摄
家校社同频共振,新样态涵育未来。17日,2021中国(济南)家庭教育高峰论坛拉开帷幕,国内家庭教育知名专家、学者,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局局长、校长和班主任齐聚济南,共同解读家庭教育政策热点,研讨家庭教育发展思路,论证家庭教育解决方案。
论坛现场座无虚席共商家庭教育高位发展
17日9点左右,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A1国际会议中心泰山厅内,国内家庭教育知名专家、学者,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局局长、校长和班主任齐聚一堂,整个大厅座无虚席。
伴随着与会人员的期待,2021中国(济南)家庭教育高峰论坛正式开始。槐荫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委教育工委书记赵晨光表示,2021中国(济南)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一定能成为展现家庭教育国内最新研究成果和各地发展经验的重要窗口,成为引领家校共育、共建、共兴的新实践、新征程盛会。
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刘欣堂表示,近年来,山东省坚持把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础,全面推进家校合作,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制,着力转变家长教育理念,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子方法,努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取得了良好成效。“此次论坛必将是一次有意义、有成效的思想交流盛会,产生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必将能够加深对家庭教育理论体系及实践模式的探索”。“济南实践”“槐荫模式”泉城好做法干货满满
2021中国(济南)家庭教育高峰论坛由济南市教育局、槐荫区人民政府、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槐荫区教体局承办,中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上海市心理学会、上海现代家庭教育研究所协办。
作为主办方,论坛上,济南市教育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王纮作了主题为“协同发展 共助成长,泉家共成长,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样态的济南探索”的主题报告。王纮介绍,近年来,济南市通过顶层设计、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在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探索出了济南市特色化工作道路。4年来,济南家庭教育工作坚守初心、创新品质、主动作为,并于2019年正式启动“泉家共成长”工程,开始了系统化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之路。该工程以市政府“千所标准化家长学校、百所家长学校示范校”建设为实践支持,推动形成了“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感动”的济南家庭教育发展样态。
作为山东省家庭教育示范区,2019年,槐荫区教体局引进华东师范大学项目组,在槐荫区挂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家校共育科研基地”,集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上海现代家庭教育研究所和中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院的专家力量,打造槐荫区家庭教育特色的持续性发展模式。
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林丹华;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苏彦捷;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执行主任周峰;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庞维国等依次登台,带来干货满满的主题报告,大家立足专业领域,聚焦家庭教育核心内容,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研讨与对话。
专家齐聚一堂频“点赞”高峰论坛召开“正当时”
“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对孩子应该是民主性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自主,同时应该具有成长性思维的基本特征,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教育部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林丹华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国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021中国(济南)家庭教育高峰论坛的召开正当时,论坛既对我国以往家庭教育进行了总结,又着眼于对当下和未来,为大家带来了新思路,帮助大家拓展新模式,对凝练出中国家庭教育的有效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疫情期间,孩子居家学习使得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后疫情时代的家庭教育值得深入研究。”在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华东师大心理学院教授庞维国看来,此次高峰论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论坛上提出的新问题新挑战新思考,有助于大家在学术上和实践上集思广益,为我国家庭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可操作性强的建议。
庞维国表示,特别济南市家庭教育的许多做法,不仅操作性强、示范性高,而且立足实际,以11万余份的问卷调查为基础,出台专门的“指导纲要”,具有区域领先、全国示范的价值与意义。
文章来源:《当代家庭教育》 网址: http://www.ddjtjyzzs.cn/zonghexinwen/2021/0418/1061.html
当代家庭教育投稿 | 当代家庭教育编辑部| 当代家庭教育论文发表 | 当代家庭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家庭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