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代家庭教育》刊物宗[05/28]
- · 《当代家庭教育》征稿要[05/28]
- · 《当代家庭教育》投稿方[05/28]
- · 《当代家庭教育》收稿方[05/28]
家庭教育中,永远不要低估“暗示”的力量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你说孩子行,孩子就能行,不行也会行; 你说孩子不行,孩子就不行,行也会不行。 这就是“暗示”的力量。 曾经看过一则短视频,印象深刻。 公园里,男孩的妈妈要求小女孩把球借
你说孩子行,孩子就能行,不行也会行;
你说孩子不行,孩子就不行,行也会不行。
这就是“暗示”的力量。
曾经看过一则短视频,印象深刻。
公园里,男孩的妈妈要求小女孩把球借给自己孩子玩,小女孩拒绝了。
这时男孩妈妈不客气地说:
“这个小姐姐不借给我们玩,这个小姐姐是个小气鬼,走,我们去问问其他小朋友。”
小女孩的妈妈听到了,马上说道:
“这位大姐,借我2000块钱吧,啊?不借啊,走走走,我们不站在这个小气阿姨的旁边。”
小男孩的母亲恼羞成怒地说:“你这人怎么说话的啊!”
女孩妈妈反击道:“是你先给我的孩子乱贴标签的,她不想借给你,是她的权利。”
不得不说,这位妈妈的做法真解气。
说真的,在生活中通过贴标签的方式给孩子负面暗示,是件太常见的事情。
回看我们自己,也常常忍不住给孩子贴上“磨蹭、内向、胆小”等各种各样的负面标签。
殊不知,这些负面的暗示,对孩子的一生会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著名儿童学家阿黛尔法伯说:“永远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生活中,你说的是“真棒”还是“真笨”,带给孩子的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
你的这些“暗示”,可能会毁了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评价,是他们认识自己的来源。
乱贴标签式的表达,伤人于无形,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摧毁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我身边,就有一个血淋淋的惨痛案例。
我的表哥是一个从小有点内向的男孩,讲话还有点口吃,但是男孩子,小时候总是爱闹爱笑的。
有次国庆节,我们全家去阿姨家做客,大姨让他给二舅打招呼,他涨红了脸,却没憋出一句话。
这时大姨脸上面子挂不住,忙解释道:“这孩子平时就内向胆小,你看他多大了,跟傻瓜似的,话都说不好。”
话音刚落,厅内一阵哄堂大笑。
从那天起,表哥身上多了两个标签:胆小鬼,傻瓜,也总有人拿这两个词跟他“打趣”。
慢慢地,他变得越来越内向,看到人更不爱打招呼了,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连对家里人说的话都很少。
时间飞快,如今我已为人母,前一阵问起表哥,母亲却是一阵叹气。
他几乎无法与陌生人正常沟通,读书读到初中毕业就念不下去了,性格自闭,找不到工作,在家待业已经多年。
压在表哥身上的负面标签,已经成为他人生的枷锁,无人能打破。
这样的孩子让人心疼,却从来不是个例。
在知乎曾看到一个问题:“父母情商低会给后代带来多大的影响?”
其中有个高赞回答是这样说的:
如果,父母乱给孩子贴标签、扣帽子,给孩子负面的心理暗示,放大孩子的缺点,打击孩子,只会让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那么这样的孩子,大概率长大后会像这位答主一样,向父母封闭自己的内心,不敢接近父母,活得自卑而又小心翼翼。
令人扎心的是,很多父母都是无意识给孩子贴上了负面标签,但孩子却记了一辈子,怨了一辈子,痛了一辈子。
那些负面的“暗示”,就像一道道永远好不了的伤口,时时刻刻提醒着孩子,“你不够好,你真笨,你真的很差。”
孩子活在负面标签所带来的压力中,消磨着自己的自尊和自信,以及对生命的热忱与追求。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记者周轶君跟芬兰的老师围坐在一起,谈起自己小时候因为被人告知“你唱歌很难听”,所以她就不敢开口唱歌的事。
而芬兰的老师回答,这正是她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努力规避的误区。
避免因为孩子一时表现不佳,就给孩子贴标签,下定义。
那么,如果一个孩子讨厌数学,那应该怎么办?
芬兰的老师则表示,她们会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而不会认为是孩子有问题。?
在芬兰老师的教育观里,我们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
孩子不喜欢数学,但是对小汽车很感兴趣,那就用小汽车教学。
文章来源:《当代家庭教育》 网址: http://www.ddjtjyzzs.cn/zonghexinwen/2021/0511/1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