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女孩不爱学习被妈妈带去捡破烂:家庭教育“负

来源:当代家庭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22 08: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不好好学习就去捡破烂!” 木想到啊木想到,这事儿成真了。 3月26日,辽宁沈阳一女孩因不爱学习妈妈带她捡垃圾。妈妈介绍,孩子现在上二年级,性格挺开朗就是不爱学习,没招

“不好好学习就去捡破烂!”

木想到啊木想到,这事儿成真了。

3月26日,辽宁沈阳一女孩因不爱学习妈妈带她捡垃圾。妈妈介绍,孩子现在上二年级,性格挺开朗就是不爱学习,没招了所以就带孩子去捡垃圾,没想到效果挺好,孩子不光主动学习了,还提出了考进前三不再捡垃圾的请求。


不仅敢说,而且敢干,这位当妈的,的确有方法。

很多人听说过一句话:孩子只看你做的,不听你说的。

意思是,说多少遍,都不如做一遍管用。

这个“做”,一方面是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去示范,去做表率;另一层意思,恐怕就是这位妈妈的办法了:说千万次,不如让孩子体验一次。

之所以立竿见影,孩子直接立了“考进前三”的flag,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问题也出在“立竿见影”上。

如果“竿”倒了呢?“影”就没了。

这种体验,是有时效性的,想要效果持久,就需要持续不断地“刺激”。

对一个整天忙着学习、力争“进前三”的小学生而言,这种“持续不断”,有点勉为其难。

沈阳这位妈妈的做法,概括而言就是:总体可取,有待改进。

所谓“改进”,一言以蔽之:

要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但不能通过增加羞耻感来达到目的。


不管家长如何强调“没有歧视捡破烂的意思”,带孩子去捡破烂,或者孩子不学习的时候说他“以后去捡破烂”,多少都含有羞辱色彩。

这一情境之下,捡破烂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与其说体验艰辛,不如说体验羞耻感。

孩子答应好好学习。但动机是什么呢?

1.真的爱上了学习。

2.体验到了生活的不易。

3.捡破烂的时候感到羞耻。

前两者是否存在,很难下结论;但羞耻感是实实在在的。


保持“持久疗效”,必须让孩子提升“内在动机”,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就是他认为,学习这件事儿,我能搞定,我能自主;而不是相反——无论学习还是生活,自己都被别人左右,都被外界主导。

如果孩子感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乃至生命,都别人主导,他的自我效能就会丧失。

他会产生一种感觉:我学习,是因为“我妈让我学习”。


切换到这一事件中,就是:我学习,是因为捡破烂带来了羞耻感。

是外在动机,而非内在动机。

一旦这种外在动机消失,孩子学习的动力就大大减弱了。

因为“捡破烂”这一体验带来的印象深刻,刺激时间较长,她的外在动机也能保持较长时间。

但消退是难免的。

培养学习的内在动机,首先需要一种平和的心态,不急躁,不功利——尤其是家长。


你可以带孩子去捡破烂,但体验的是生活的艰辛,不是羞耻感。

要强调“捡破烂”的正面效果——也就是教科书上的“劳动美”。不要以为这是说教。

换句话说,既要让孩子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也要让他感受到劳累带来的成果和愉悦。

比如,捡破烂可以带来收入,劳累一天之后的放松时间,令人心情舒畅,甚至抵抗抑郁。

如此,孩子才会对劳动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印象,而非消极的、负面的印象。

这种“充实的疲惫”,不会助长孩子“不爱学习”的心理,只会让孩子拿起课本之后,感到放松和愉悦。


这是一种能量交换:体力劳动过后,再进行脑力劳动,效率不仅更高,心情也会更好。

而且比单纯强调捡破烂的“羞辱感”,更加持久。

很多时候,我们要摒弃一种奇怪的思路,即认为只有负面的东西才会带来正面效果、消极情绪才会带来积极情绪。

完全错误。

比如,你认为狠狠地批评孩子,孩子才会改过自新,结果却是“负面情绪产生更大的负面情绪”,“负负没有得正”,孩子情绪更大、更难对付。


相反,你用正面情绪,比如强调客观因素、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反倒能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带来正面效果。

文章来源:《当代家庭教育》 网址: http://www.ddjtjyzzs.cn/zonghexinwen/2021/0522/1291.html



上一篇:文苑社区心灵驿站家庭教育心理问询沙龙
下一篇:海曙区2021年家庭教育宣传月来了!”海贝计划“

当代家庭教育投稿 | 当代家庭教育编辑部| 当代家庭教育论文发表 | 当代家庭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家庭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